1、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是针对具体应用和环境而开发的。
2、高性能混凝土制备技术应该注意克服追求高早强的倾向,这对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意义重大。
3、流动性不可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的指标,需根据工程特点注意拌合物的工作性。
高性能混凝土应加入足够的矿物细掺料,且前提是水胶比较低,不可说只要加入"矿物细掺料"就是高性能混凝 土。
4、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对C30-C50中等强度混凝土提出"寿命优先,强度适宜"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。
5、混凝土高性能化的发展重点应该是:混凝土的长期性和耐久性。
上一条:高性能混凝土
下一条:高性能混凝土
【扫码关注我们】